“柳柳州”的长红之道

来源: 新播报  |   发布日期: 2023-12-13 17:25   

最近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综艺节目《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》的热播,向我们呈现了最强“文化天团”的传奇人生。其中,《柳宗元篇》播出后累计斩获全网热搜149个,全端触达用户累计破17亿人次。柳宗元也因此迎来了一场跨越千年、超越时空的又一次走红。



这一跳出了“网红周期率”的现象,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?在当今流量时代,我们又该如何持续传承他的精神与坚守?


千年之前的历史风骨

柳宗元少年才名,胸怀大志,青年踔厉,后因仕途受挫,远放蛮夷之地,因官终柳州刺史,又被称为“柳柳州”。柳侯祠内集韩愈的文章、柳宗元的事迹、苏东坡的书法于一体的“三绝碑”,记录了柳宗元踔厉风发的一生。

他坚守“利安元元”的初衷。柳宗元参加革新失败,被贬永州十年,仍用文章对守旧派进行抨击,《捕蛇者说》中“孰知赋敛之毒,有甚是蛇者乎”,表达了他关心民间疾苦的态度和要求改革的愿望。迁任柳州,官虽进而地益远。面临困境,他用“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”的奋发精神,兴办学堂,提倡文教,种柑植柳,掘井取水,关心民生,废除奴俗,礼教蛮荒,惠泽八方。

他厚植“惠民善政”的情怀。任柳州刺史后,柳宗元抱着“是岂不足为政邪”的使命感,开启善治一州的实践。柳州有穷苦人家因生活所迫将子女抵押给高利贷债主的土俗,逾期未偿债务,被抵押的人就会沦为奴婢。为革除这种恶俗,柳宗元明令禁止豪强官吏蓄奴。对于已经沦为奴婢的人,“子厚与设方计,悉令赎归”,受到贫苦百姓欢迎。他甚至还自己出钱帮助一些奴婢获得自由。

他秉持“忠信是仗”的操守。刚到任柳州的柳宗元率众前往雷塘举行祭神求雨活动并作祭文《雷塘祷雨文》,祭文中柳宗元以其人格向上天起誓:“廉洁自持,忠信是仗,苟有获戾,神其可罔!”铮铮誓言,充分展现了他谦恭为民、恪守廉洁的精神境界,可以说是柳宗元到柳州的就职宣言。柳宗元的这种品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,留下了千古的好名声。“廉洁自持,忠信是仗”八个字,穿越了千年的时光,今天听来依旧掷地有声。

漫长岁月中,柳宗元、柳柳州、文惠侯等符号,深深镌刻在柳州这座城市记忆中。柳州人对他追思难忘,今日依旧自豪地称他为“老市长”。



千年之后的网红标签

《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》用艺术的手法,展现了一个“千万孤独”的柳宗元。作为一名“千年网红”,除了“千万孤独”,还有哪些让世人景仰的“内核”?

职场孤勇者。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。“官八代”背景加持个人才华,他本可安稳太平度日,但他有自己的政治坚持与倔强。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,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,写下了“千万孤独”的《江雪》。辗转柳州,柳宗元在此“德政四年明日月,文章一代壮乾坤”。政坛孤勇者虽不得志于今,但取贵于后。唐建罗池庙,宋被追封为文惠侯,元被追封为文惠昭灵公,明徐霞客追慕寻访,清末建柳侯公园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创作了桂剧《柳宗元》等一批文艺精品,成立柳州市柳宗元文化研究会开展学术研究,组织清明祭祀柳宗元活动……各种纪念形式不胜枚举。

自由UP主。柳宗元仕途虽然不顺,但主打一个寄情山水,道法自然。在永州,柳宗元“自肆于山水间”,写的游记堪称匠心之典范:“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。佁然不动,俶尔远逝。往来翕忽,似与游者相乐”(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)。到柳州后,柳宗元在闲暇之余赋情山水,为柳州写下“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”。柳宗元不仅对所到之处的景物进行细致描写,而且往往结合人生哲理对人生际遇进行了探讨。这不就是自由博主“本尊”吗?

俊杰文青范。好友韩愈评价柳宗元“俊杰廉悍,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。”柳州期间,柳宗元虽公务繁忙,却笔耕不辍,用文字记录下柳州的美丽山水、丰富物产、民俗风情等。他在郊区“手种黄柑二百株”向屈原致敬,还会玩自己的名字梗——柳州柳刺史,种柳柳江边。这都显示了柳宗元非传统文青的旷达一面。也是因着柳宗元的原因,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越擦越亮。

初代美食家。人生即便坎坷,我们也是可以从柳宗元的诗词中发现他对生活的热爱。虽然不是专业老饕,但柳宗元却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美食的佳话。柳宗元到柳州后,给好友韩愈写信安利美食,大意为,蛙蛙太好吃了,简直人间美味。韩愈看过信后,用“余初不下喉,近亦能稍稍”,表示了尊重但不理解。据说湖南广西一带美食“醋血鸭”就与柳宗元有关。而且,如今柳州别具风味的网红名片螺蛳粉的起源,与柳宗元偶然觅得的螺蛳汤亦息息相关。没想到柳宗元竟是螺蛳粉的初代推广大使!

是不是有内味儿了?



实力出圈还需坚守正道

自明朝万历年间茅坤编选《唐宋八大家文钞》,“唐宋八大家”作品作为公认的诗文精品,受到历代读书人的追捧。柳宗元的作品今存近700篇,《江雪》《黔之驴》《捕蛇者说》等作品被收录中小学教科书,是国人必读之作,以“正向网红”形象烙印深刻的“集体记忆”。而环顾当下网红,大多是“红”得突然,“冷”得迅速。

如何才能跳出这一“网红周期率”的怪圈?

忌无底线意识。网红要通俗,但决不能庸俗、低俗、媚俗;网红要造势,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、跟风者、鼓吹者;网红要创新,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、荒腔走板的东西;网红要效益,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、当市场的奴隶。不注重这一底线,注定是昙花一现的“流星”。

忌标签空洞化。互联网发展给网红提供了便利,也为“假网红”“伪网红”“类网红”的生存提供了土壤。形形色色的网红,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。网红标签的空洞化、同质化、速成化,消弭了网民的热情,也透支了网红的生命。让网红正起来、实起来,才能真正活下去、火起来。

忌流量过度变现。在互联网时代,“流量”代表着“含金量”,但急于变现,甚至不择手段“割韭菜”式变现,并不可取,其不但易招引起粉丝、网友、游客反感,而且还往往会导致网红“生命周期”变短。或许,在网红领域同样也存在“不得志于今,必将取贵于后”的规律。


从“柳柳州”长红到“柳州”长红

地以人传人以地。“柳柳州”和柳州,只是一字之差,但就“红”而言,我们离“老市长”还有很长的路。

坚持“心乎生民”的建设理念。柳宗元曾称,要“致大康于民,垂不灭之声”。今日柳州要继续坚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不仅要优化“面子”,更要做强城市“里子”,让城市品牌立起来,品位高起来,品质强起来,让市民和游客都能体验到舒适感、幸福感,为“长红”柳州积攒人气。

秉持“精诚介然”的价值追求。“老市长”一生坎坷,但始终坚持“诚乎物而信乎道”,坚信“精诚介然,将贯金石”。一些“网红”之所以难以“长红”,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在“信”上出了问题。“信,政之常,不可须臾去之也”。今日柳州要以诚为本、以信立身,才能让“头回客”成为“回头客”,从“网红”走向“长红”。

扛起“文以载道”的责任担当。“老市长”下车伊始便着手重修文庙,普及教化,使得柳州“民各自矜奋”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今日柳州要传承千年文脉,使一代宗师柳宗元为典范的人文气质、百年工业史展现出的硬核特质、“壮美广西、惊奇柳州”为标志的城市品质得以充分展现,让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更有内涵的柳州。

锻造“踔厉风发”的城市品质。柳宗元踔厉风发的精神品质,为我们留下的一个宝贵财富,就是要让城市有一种永不懈怠、永不言败的精气神。如今,“踔厉奋发”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,今日柳州要倍加珍惜“老市长”留下的精神财富,以“踔厉奋发”之势,走“正向网红”之道,让柳州与“柳柳州”一样长红。